谷歌搜索
搜索
2017-05-15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 5 月 15 日电5 月 12 日起,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基于Windows网络共享协议进行攻击传播的蠕虫恶意代码。包括美国、俄罗斯以及整个欧洲在内的 100 多个国家,及中国国内的高校内网、大型企业内网和政府机构专网中招。 15 日,记者就“蠕虫”式勒索软件攻击事件采访了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负责人。 据该负责人介绍, 5 月 12 日起,一款勒索软件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感染了包括医院、教育、能源、通信、制造业等以及政府部门在内的多个领域,我国一些行业和政府部门的计算机也受到了感染,造成了一定影响。事件发生后,公安、工信、教育、银行、网信等有关部门都立即做了部署,对防范工作提出了要求。奇虎360、腾讯、安天、金山安全、安恒、远望等相关企业迅速开展研究,主动提供安全服务和防范工具。各相关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对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遏制勒索软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勒索软件还在传播,但传播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该负责人表示,几天来应对该勒索软件的实践表明,对广大用户而言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要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升级安全补丁,即使是与互联网不直接相连的内网计算机也应考虑安装和升级安全补丁。作为单位的系统管理技术人员,还可以采取关闭该勒索软件使用的端口和网络服务等措施。 此次勒索软件较大范围传播是近年来少有的,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该负责人建议,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及时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的安全补丁,设置高安全强度口令并定期更换,不要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应用软件,对特别重要的数据采取备份措施等。(综编/海外网 朱箫) 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7-05-05  来源:信息通信管理局 工信部信管[2017]68号 为适应技术业务发展、满足社会服务需求,我部对《电信网编号计划(2010年版)》进行了修订。现将《电信网编号计划(2017年版)》予以公布,即日起施行,《电信网编号计划(2010年版)》同时废止。 附件:电信网编号计划(2017年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4月13日 阅读全文
来源: Gamelook  发布时间:2017-05-03 去年7月广电总局出台版号新政之后,文化部于12月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办法中特别指出,网络表演不得含有以下内容:使用未取得文化行政部门内容审查批准文号或备案编号的网络游戏产品,进行网络游戏技法展示或解说的。办法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此办法一出,也是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堪称是直播最严新规。 办法落实之后,受此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各大游戏直播平台,包括主机、Steam、独立游戏直播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 该规定执行4个月以来,国内各大主播网站也相继受到了影响,比如最近半年或火爆国内市场的《H1Z1》不仅遭到B站直接禁播,在斗鱼等视频网站上也不得不改名为《跳伞求生》以规避新规,而在改名前,《H1Z1》在斗鱼上的直播人气排名第7、仅次于CSGO。 B站则于今日正式发布了《关于禁止直播血腥暴力游戏的公告》,其中时下直播热门的游戏《H1Z1》、《黎明杀机》以及《上古卷轴》《求生之路》等游戏全部列入禁止直播的名单。同时也将该名单中海外游戏产品在斗鱼等视频网站上进行了搜索,同样未找到相应的游戏直播房间,这说明这份黑名单并不是B站专属、而是全网禁播。 B站关于禁止直播血腥暴力游戏的公告 下面是B站本次公告的全文: 亲爱的主播: bilibili直播运营团队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网民提供积极健康直播内容。为保护广大主播及用户的利益,塑造绿色的直播环境,即日起,以下内容禁止直播: 1,血腥暴力的内容 包含且不限于:《H1Z1》;《僵尸生存大战》;《求生之路》;《侠盗猎车手》系列;《血染小镇》;《黎明杀机》;《上古卷轴》;《幽灵行动》。 以上违规直播内容,bilibili审核团队将按照初次切断,再次封禁3日进行处罚。 2,VR试玩解说(含色情内容) 3,带有色情音效的ASMR(编辑注:人头录音) 以上违规直播内容,bilibili审核团队将按照初次切断,再次封禁60日进行处罚。 哔哩哔哩直播运营团队 对于禁播令的出台,此前也询问过部分热门播主,此前曾主持TGA的 @女王盐 早先表示: “本次新规其实实际的执行效果还未知,目前只通过规则来理解的话,如果国外游戏无法获得文化行政机关的审核而被一刀切死,那么直播主播和视频主播势必将会受到巨大冲击。如果真的是多半游戏都不能直播的话,那么我个人作为游戏主播只能放弃这一事业——要说转型去播一些其他的事情,那就和直播游戏的初衷差太远了。其实我个人更关注直播和视频的行业规范化,至于政策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事态,也只能静观其变。” 如果文化部新规开始在行业落实,继直播平台之后、下一个有可能受影响的是各大游戏媒体。 要知道基本上所有的游戏媒体或多或少都会报道海外的游戏产品,尤其是电玩巴士、游民星空、3DM这样的主机游戏媒体更是如此,对于游戏媒体来说,在介绍游戏的同时添加视频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而这些海外游戏大多是没有经过国内主管部门审批的,媒体未来是否会遭遇进一步的监管措施不得而知。 新规落地后,很多同行都不太“淡定”。直播行业遭遇更严的监管不可避免,但还是希望主管部门不要简单的“一刀切”,希望能在监管与鼓励用户原创优质内容上做出平衡,同时希望主管部门对游戏媒体对海外游戏的报道手下留情。 阅读全文
2017-05-02 来源:站长之家 今日,教育部网站发布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中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此前,有网友爆料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提供的参考网址居然是黄色网站,引起网友热议。至于原因,我们注意到这本教材 2006 年通过初审,据目前已有 10 年之久,应该是原网站域名过期,后来被其他网站采用或抢注。 或许这一规定正是与部分网站域名过期被黄色网站抢注有关。 通知共提出八条要求,具体如下: 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 2016 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教基二厅函〔2016〕 12 号)公布的教材。 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因部分册次教材审定工作尚未最终结束,上述教材使用工作将另行通知。 三、普通高中国家课程各学科仍使用《 2011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教基二厅函〔2010〕 20 号)和《 2009 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教基厅〔2008〕 6 号)公布的教材。因普通高中教材将进行全面修订,各地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四、体育运动学校初中阶段起始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体育运动学校专用新编实验教材。其他年级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五、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起始年级使用特殊教育新编教材。 六、中小学教材中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七、中小学教材使用应保持相对稳定,各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 2017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工作。如需更换教材版本,应严格按照中小学教材选用有关规定进行,并为教材印制、发行等留足时间,确保课前到书。 八、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对未按相关规定更换教材、使用未经审定教材的地方和学校要严肃处理,责令纠正。 阅读全文
 2017-05-02 来源:快科技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4批、20条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包括谣言内容、谣言传播轨迹、媒体辟谣情况、谣言危害等等。 这些谣言涵盖肉食、水果、饮料、蔬菜、食油、茶类等多个食品门类,并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致癌”成为谣言的常用词汇,微波炉、牛奶、鱼腥草、自来水中的氯等都被贴上了“致癌”的标签; 2、在时令季节,西瓜、黄瓜、柿子、枣等果蔬经常无辜“躺枪”,每逢热销季节,“西瓜打针”“无根豆芽有毒”等谣言就会死灰复燃; 3、虾、蟹、鸡等肉类食品经常被造谣者以变种、变异为噱头疯传网络,并生成多种版本。 具体如下: 1、猪肉钩虫“水煮不烂” 2013年9月,广西龙胜地区一条“猪肉长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说法疯传网络,并在之后几年陆续出现多个衍生、变种谣言,涉及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多地。 如微信公众号“顺思网络”2014年10月23日发布《各个地区猪肉已大面积出现钩虫!多地区都已经禁吃猪肉了!!》,“桃村帮帮乐”2015年5月31日发布《大家买肉注意,威海市场已经出现了,尽量减少吃猪肉!》,“汕尾的那些事”2016年9月28日发布《汕尾一女士买到一块猪肉,切开发现里面竟是这种东西》。 针对这一谣言,广西地方媒体2013年首次辟谣“猪肉钩虫”为虚假信息,《广西日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辟谣消息。 2016年6月初,国家总局对此谣言给予了回应,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发布了辟谣消息。 在6月27日举行的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三大食品谣言,其中,所谓的“猪肉钩虫”被证实为子虚乌有。 2、SB250病毒“72变” 2016年3月,云南省两网民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称:“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一分,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变种还有sk5、H7N9等)死亡,年龄2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草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中央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因禄劝县有121个鱼塘已感染”。 自此,该谣言的多种版本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主体内容大致一样,只是更换了时间、地点、人名。 迄今为止,云南、上海、福建和青海等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类似谣言,各地食药、卫生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媒体相继辟谣,多个造谣、传谣者被处罚,但类似谣言传播仍呈愈演愈烈之势。 3、白皮鸡蛋更有营养 2005年之前,因为“红皮鸡蛋为柴鸡所下,所以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更有营养”的说法在社会风行。 针对这一说法,央视健康频道在2006年9月13日一档名为“吃鸡蛋的学问”的节目中进行辟谣,表示不同蛋壳鸡蛋营养经过试验测试后几乎没有差别。 其后几年中关于蛋壳种类和营养区别的谣言争论随着网络在全国领域广泛传播,期间“中国食品科技网”“新华社”“湖南在线”等各种类型媒体均有发布文章进行科普辟谣,但仍有大量网民在“百度知道”“爱问知识”等答疑平台质询。 这条谣言甚至以1096万人次的搜索而登上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榜首。 4、微波炉致癌 2002年4月23日,《生活时报》刊登了一篇《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的谣言短讯,因为转载量寥寥并未形成舆论热点。 2003年9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微波食品弊大于利对健康极具危害》的编译文章,提出了微波食品有害健康甚至会致癌的较为极端的观点,作者的头衔也被译者夸大,诸多媒体纷纷转载,引发公众对于微波炉加热食品安全性的质疑。 9月28日,科普作家方舟子通过搜狐科技发声,针对这篇文章进行首次辟谣。12月1日新华网天津频道邀请政府相关人员与有关专家制作关于微波炉知识的专题网站,进行全方位辟谣。 同年,搜狐财经将此事定性为针对国内微波炉企业的舆论商战。 2013年2月,“请停止使用微波炉”“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等变种谣言在社交平台疯传。 针对这一说法,2013年4月中国家电研究院联合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召开关于“微波炉烹饪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发布会,对微波炉危害论进行辟谣。 2014年5月,面对屡次辟谣却仍旧出现的“微波炉致癌”不实说法,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于2014年5月12日对此事进行的回击,证明微波炉有害论为子虚乌有,并曝光谣言的始作俑者“自然医学与养生”等有关健康养生的公众号,目的是为了把账号炒作起来,借此成为广告推销的平台。 2016年10月,一篇《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的文章再度在网上被大量转发,这篇文章自称转载自《人民日报》,但对原文刊发日期和版面等基本信息只字未提,行文格式也与传统新闻写作模式大相径庭。 据了解,《人民日报》从未刊发过任何有关“叫停使用微波炉”的文章,并于4年前就已经刊登对“微波炉致癌”说法的辟谣文章。 5、喝牛奶能致癌 2003年12月12日,美国营养学教授坎贝尔,在上海举办的东方科技论坛中提出大量饮用牛奶,使动物蛋白摄入过多,癌细胞就会被高蛋白“催发”的观点。 2004年6月3日,《南方日报》发布一篇英国教授认为乳制品是人体癌变的催化剂的报道。随后几年间大量牛奶对人体危害的国外研究的文章,在新浪博客、百度贴吧和各种社区论坛内被广泛转载,甚至在“生物谷”“健康在线”等网站传播。 针对这一说法,《生命时报》在2006年12月19日,通过电话采访坎贝尔教授以及国内专家,首次辟谣“牛奶致癌论”属于饮用量和针对西方膳食结构的研究。 2007年3月23日,卫生部网站全文刊登了国内15位权威专家联名撰写的署名文章《健康宣教应当尊重科学与事实——驳斥“牛奶有害论”》,《人民日报》在5月31日,世界牛奶日前一天发布了整版的辟谣消息及牛奶健康知识。 时至今日,在各大社交平台有关“牛奶致癌”的说法还在蛊惑人心,在朋友圈疯传的文章《牛奶将人类送入癌症的坟墓》一度又将牛奶安全性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6、方便面是“垃圾食品” 2003年10月起华夏经纬网、生物谷等食品专业网站和搜狐、新浪等主流门户转载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其中包括了方便食品,称其“含防腐剂、香精,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这一观点印证了公众对于方便面的认知,从此深入人心。 2004年9月29日“中国食品科技网”首次邀请有关教授为其辟谣,介绍方便面的营养成分,然而类似的科普宣传影响力较小,仍旧没法扭转公众对于方便面的刻板印象,在2010年11月甚至出现了“吃一碗泡面肝脏解毒32天”的升级版谣言,类似的针对方便面的负面说法也让中国方便面自2011年以来销量持续5年下跌。 2016年9月9日,由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方便食品辟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专家对长时间困扰消费者、经久不衰方便面谣言逐一解读,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为方便面“正名”。 7、打针西瓜致人中毒 2016年夏季,正是西瓜热销的季节,一则“只要瓜瓤里有黄白色的筋,就说明这个西瓜打过针了”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疯传。 事实上,这则谣言早在2012年曾出现,每逢西瓜热销季节就会死灰复燃。 微信公众号“富阳吃喝玩乐”2015年4月9日发布《这种西瓜千万别吃,已致12人中毒…》,今日头条“王旗营养师”2016年6月27日发布《西瓜中毒事件,告诉你的家人,一定不要吃“打针”西瓜!》,微信公众号“育儿食谱大全”2016年10月22日发布《这些水果都动过手脚,别买给孩子吃!》。 对此,《人民日报》《宁波日报》等媒体曾通过实验告诉公众,给西瓜打针,瓜农无利可图,不具可操作性。 8、柿子酸奶同吃致死 2016年9月以来,网传谣言“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现在是柿子上市的季节……今天刚刚发生一件真事: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 事实上,此消息并没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以“柿子+酸奶”为关键词在网络搜索,近期也并未发生公众因食用柿子酸奶中毒、致死的事件。 据了解,类似柿子与酸奶、螃蟹同食中毒的说法早在2012年就曾出现,《楚天晚报》《包头晚报》等媒体曾就此说法采访有关专家,专家们均表示未听说此类说法。 9、笔直黄瓜喷了药 “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黄瓜买弯,韭菜选短”,每逢黄瓜热卖季节,此类说法就在社交平台疯传。2016年类似谣言再度出现,微信公众号“康年”9月7日发布《这些东西不是美食,而是“毒”》,“小喇叭推广平台”“乐山房产资讯”分别于9月14日、9月18日也发布了同样的文章。 据了解,“笔直黄瓜喷了药”的说法曾于2015年登上网络谣言榜,环球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知名媒体曾多次辟谣。 10、鱼腥草致癌 6月12日,“希波克拉底门徒”发表长微博《鱼腥草与马兜铃肾病》称,鱼腥草因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而可能诱导肾病并致癌,引发网民热议。 事实上,鱼腥草诱导肾病并致癌的说法最早源自2014年科普作家方舟子“常吃鱼腥草会导致肾衰竭”的言论。 在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三大食品谣言,网上流传的“鱼腥草会导致肾病肾癌”说法,被专家评定为逻辑推演不够严谨,结论有失慎重。 阅读全文
  2017-04-27  来源:新榜 据《广州日报》 近段时间,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腾讯微信加大整治力度。据悉,今年一季度,其依法查处从事非法营销推广牟利、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等微信公众号7万多个,其中永久关闭微信公众号2.7万多个。 在依法关闭的微信公众号中: “号内号外”“阅读内幕”“海外大揭秘”等以所谓“真相”“内幕”“揭秘”为噱头,从事非法营销推广牟利活动; “播情视射”“乳此陶醉”等以“福利视频”“福利图”“高清写真”博取眼球,大肆传播淫秽色情信息; “股民现货金融电话资源”“新股民电话资源”等出售“股民”“车主”“业主”电话资源,大量贩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 上述微信公众号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扰乱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公民个人合法权益,予以依法关闭。 阅读全文
来源: 文化部  发布时间:2017-04-27 去年12月6日,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次通知的主旨不是“保底”,而是约束厂商、规范市场,号召玩家以更理性的方式去消费和娱乐,让游戏与“赌”划清界限。 这次受到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在中小学生群众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游戏作品。 《通知》中第六条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采取随机抽取方式提供虚拟道具和增值服务的,不得要求用户以直接投入法定货币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方式参与。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及时在该游戏的官方网站或者随机抽取页面公示可能抽取或者合成的所有虚拟道具和增值服务的名称、性能、内容、数量及抽取或者合成概率。公示的随机抽取相关信息应当真实有效。 根据《通知》中描述,法定货币将不能直接抽奖,就算是兑换成可以消费的游戏币也不行,但在规定中似乎并未明确专用抽奖道具抽奖是否也囊括其中。第六条后半部分则明确规定,随机抽取界面应公布抽取物品的各项属性和抽取概率,而这些概率必须真实有效,玩家终于可以明确可以得知抽卡、抽奖或道具合成的概率了! 《通知》第九条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向用户提供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兑换法定货币或者实物的服务,但是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终止提供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以法定货币方式或者用户接受的其它方式退还用户尚未使用的虚拟货币的情况除外。 第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向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法定货币的服务,向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小额实物的,实物内容及价值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两条规定直接明确了游戏运营商不能为玩家提供将虚拟货币或道具兑换成人民币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切断虚拟游戏币兑换法定货币的途径在另一方面扼制了通过网络游戏进行赌博和诈骗等违法行为。据了解,网络上流行的多数利用棋牌游戏进行赌博平台经营的赌博平台,鼓吹用户在游戏中赢得的游戏币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可以兑换现金,从而吸引了大批受害者。《通知》施行后,将有效遏制打着游戏幌子打擦边球的赌博行为。 阅读全文
来源: 文化部 发布时间:2017-04-27 近期国内多家主流游戏渠道,如酷派、OPPO、联想等相继发布公告,为维护互联网的健康环境,响应《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及实名认证服务协议》等文件的要求,将于5月1日起展开联运游戏“实名制”与“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接入的审验工作。 各大安卓渠道要求联运的网游更新已加入用户身份实名认证系统的SDK,否则5月1日之后可能会出现游戏被下架的情况。当然,如果2017年5月之后,未完成实名认证的用户,也将无法玩游戏啦! 早在2016年12月文化部就印发了《规范网络游戏运营》的通知,通知对游戏“防沉迷”就提出了相应的条款。 1、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2、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陆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 3、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严格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的有关规定。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4、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及时在该游戏的官方网站或者随机抽取页面公示可能抽取或者合成的所有虚拟道具和增值服务的名称、性能、内容、数量及抽取或者合成概率,公示的随机抽取相关信息应当真实有效; 随着5月的临近游戏厂商都该赶紧重视起来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单机手游还未有确切规定。 阅读全文
2017-05-02 来源:A5创业网 5月2日消息,今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发布消息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室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 《规定》称,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所谓互联网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等等服务。而提供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也应当遵守宪法、发了和行政法规。   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第三条 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第四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二章 许可 第五条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前款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 第六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 (二)主要负责人、总编辑是中国公民; (三)有与服务相适应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 (四)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 (五)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 (六)有与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资金。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应当是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 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另行制定。 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还应当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或备案手续。 第七条 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应当报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八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的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应当分开,非公有资本不得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业务。 第九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主体为中央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中央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决定;申请主体为地方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地方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决定;申请主体为其他单位的,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初审后,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 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批准的,核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申请续办。 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定期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报告许可受理和决定情况。 第十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主要负责人、总编辑为中国公民的证明; (二)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的资质情况; (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 (四)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 (五)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安全评估报告; (六)法人资格、场所、资金和股权结构等证明;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章 运行 第十一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总编辑,总编辑对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负总责。总编辑人选应当具有相关从业经验,符合相关条件,并报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接受专业培训、考核。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从业人员从事新闻采编活动,应当具备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资格,持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 第十二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有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用户身份信息和日志信息负有保密的义务,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新闻信息呈现或搜索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四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应当与在其平台上注册的用户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对用户开设公众账号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审核其账号信息、服务资质、服务范围等信息,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 第十五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转载中央新闻单位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等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注明新闻信息来源、原作者、原标题、编辑真实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并保证新闻信息来源可追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遵守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现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或前款规定内容的,应当依法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主要负责人、总编辑、主管单位、股权结构等影响许可条件的重大事项,应当向原许可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用新技术、调整增设具有新闻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应用功能,应当报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安全评估。 第十八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明显位置明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社会投诉举报渠道,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健全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活动,应当依法出示执法证件。 第二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报。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向社会公开举报受理方式,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予以处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信用档案,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和约谈制度。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国务院电信、公安、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工作沟通和协作配合,依法开展联合执法等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规定,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责令停止相关服务活动,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运行过程中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由原许可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暂停新闻信息更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不予换发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二款、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三款、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暂停新闻信息更新,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暂停新闻信息更新,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新闻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电影制片厂。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同时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本规定处理后,转由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处置。 国家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等另有规定的,应当同时符合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之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阅读全文
时间: 2017-04-18 来源: 齐鲁网 日前,国家网信办经核查取证,对“红杏直播”“蜜桃秀”等18款直播类应用下架并关停。今年年初,估值一度达到5亿的“光圈直播”被曝融资困难和拖欠员工薪水,目前其官网已无法正常访问,APP也无法登陆和使用。有人被罚下场,有人黯然退场,网络直播“洗牌时间”开启。   网络直播曾经是泛滥洪水,四处洋溢。这种泛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刻意追求新奇,以低俗内容作为吸睛手段,大打“擦边球”,甚至逾越法规底线。从“吃饭唱歌说你好”的“千播一面”,到色情直播、伪慈善直播、打野直播,直到甚至扬言打警察、打砸警车,一些网络直播平台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方向,只能以空虚应对空虚,以无聊应对无聊,这其实是一条饮鸩止渴的不归之路。 二是数据掺水,商机虚高。为了吸引更多粉丝打赏“输血”,一些直播平台不仅在礼物打赏中玩“左口袋进右口袋”的把,更雇佣水军,刷量造假、数据掺水,以吸引投资。盈利模式的单一,让主播事实上成为了“看脸色吃饭”的“行乞客”。再加之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趋紧、投资渐冷,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直播难逃从行业引爆到资本追逐再到投资发展放缓、洗牌在即的发展轨迹。 “大江东去,浪淘尽”,在经历了资本热捧后,直播行业洗牌开启市场竞争淘汰,对于行业、监管、社会来说,都是好事。直播行业从喧嚣期,到形成理性期;从野蛮的跑马圈地,到市场格局固定,胜利者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做精做深市场。从乱纷纷的杂乱平台到剩下主流平台或应用,这也有益于减轻监管的压力,也能更好地督促平台做好自律。少了乱象,少了低俗内容,网络直播在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上下功夫的同时,也会去引导用户,创造需求,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直播开启“洗牌时间”,并不是网络直播呈日薄西山之势。数据表明,2016年国内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达208.3亿元,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在2017年将突破400亿元。超过40%的用户至少每天使用一次泛娱乐直播应用平台。庞大的市场规模蕴含着诱人的利润商机,高频率和长时间的用户使用背后,蕴含着差异化、多元化的使用需求,对优质内容的呼唤更为强烈。 网络直播并未因此冷场,“蹲苗”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正如有人所指出的,网络直播的下半场,实际上就是对精品内容的渴求,是在丰富产品种类和拓展产品链等方面发力,把丰富多元的世界展现在屏幕内外的互动参与中,从而带来更多利润来源,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前景。 阅读全文
赞助商广告链接
联系方式
  • 咨询服务热线:0571-87130088
  • 专业咨询顾问(林小姐)请与我联系!
  • 专业咨询顾问(林先生)请与我联系!
  •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盈丰街道保亿中心2-401C
网站备案信息快速查询
设为首页 | IDC网站导航 | 证书样本| 成功案例| 代理合作| 招聘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 |
公司地址:杭州市萧山区盈丰街道保亿中心2-401C 服务热线:0571-87130088  
本站法律顾问:浙江永大律师事务所 周旭光先生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