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搜索
搜索
来源:光明网 2024-10-29 近年来涉军网络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但也有一些自媒体账号臆测编造虚假信息,捕风捉影关联炒作,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影响军队军人形象。近期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遴选通报有关典型案例。 一、捏造军事谣言。一些自媒体账号打着“军事评书”“军事演义”旗号,以军事科普为幌子消费群众爱国情怀。微信公众号“裂变研究所”“王婆卖瓜呀”等散布“我舰艇击沉四艘外军军舰”等谣言。有的账号通过拼凑、嫁接、剪辑等方式,炮制军事“爽文”“自嗨”解读,编造“南海电子战12小时”“边境爆发冲突”等虚假内容。 二、杜撰军事史实。一些账号以“科学论证”“解密探秘”等名义搞历史虚无主义,知乎账号“六月末狂想”“陈必红”等编排“在中国战场上被游击战打死的日军只占很小一部分”“长津湖之战的历史事实有一个不通的地方”等错误论调,歪曲史实、误导认知。 三、抹黑军队形象。B站UP主“图腾战术方案”恶意发布现役军人姓名、部职别、身份证号等涉密信息。抖音账号“凯玉正能量”“峰哥正能量”等,编造“儿子不顾反对去当兵,几年后母亲却见到儿子的骨灰盒”等谣言信息;抖音账号“小团子乖宝”“莲雾”“小楠不难”等,散布“儿子从‘军中清华’国防科大毕业一年了,没有一家愿意录用”等虚假信息。 四、曲解军事政策。有的账号臆测散布“军队参与金融战”等不实信息。百度贴吧一些用户发布歪曲文职人员制度等不实信息,成为负面情绪集散地。一些微信公众号散布所谓“内幕消息”,称部队将重启“军转文”,妄加解读福利待遇、转业安置等政策。 五、煽动军地对立。头条账号“干一杯鸭”“老张聊当下事”等炒作“养一支军队耗费海量资金”,鼓噪“裁军20万缓解财政压力”,挑动军地矛盾。有的账号在高考季、征兵季,对军地高校招生、军地职业发展等进行不当对比,渲染涉军校招生、部队征兵等负面信息误导舆论。 六、消费拥军情怀。抖音账号“国防发布”“国防布发布”等恶意关联冒用军队官方账号信息,开设虚假账号。淘宝商家“咱家的百货铺”违规使用“冰雕连”图片,恶意开展营销宣传。一些淘宝、闲鱼账号使用军队特定含义字样和图案,兜售“军中茅台”“军队专供”及仿制军服等假冒伪劣商品。一些微信小程序发布虚假招考信息,打着军队旗号诱导报考人员购买服务。 军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坚决打击自媒体涉军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发布和炒作不实信息账号主体,曝光典型案例。同时欢迎有关部门和网民积极参与举报,共同打造涉军良好网络环境。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郑州晚报 阅读全文
2024.10.28 来源: TechWeb.com.cn 【TechWeb】10月28日消息,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10月26日下午组织了一次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的警示约谈会,旨在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监管,确保产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雅迪、爱玛、小牛、九号、极核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和其在京的代理销售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中,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了近期在监督检查、暗访暗查、舆情监测中发现的一系列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存在的“解限速”等问题。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这些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对“解限速”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向企业代表详细讲解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要求。监管部门强调了企业应承担的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并要求企业加强对授权门店的合规经营管理。 参会企业均表示,将严格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承诺将与监管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解限速”等经营性拼改装行为,并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企业代表们还表示,他们将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生产和销售电动自行车,确保所有产品均获得3C认证,并已纳入《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他们承诺将严禁在京投放、经营不符合标准、未获得3C认证或未纳入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产品。 市场监管部门在会议中明确指出,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这不仅包括对“解限速”行为的打击,还包括对其他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如虚假宣传、销售不合格产品等的严格查处。 市场监管部门同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自行车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购买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获得3C认证。消费者应警惕市场上可能存在的“解限速”等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对自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Suky) 阅读全文
来源:光明网 2024-10-16 光明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孙满桃)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公布2024年1-9月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法院依法严惩以偷拍、窃听等手段严重侵犯公民隐私的犯罪,斩断偷拍盗摄黑灰产业链,受理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件同比增长436.36%。 在刑事案件审判方面,人民法院受理刑事一审案件91万件,同比增长0.90%。判处生效被告人117.9万人,同比增长2.20%。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8.4万人,同比下降9.74%,重刑率为7.10%,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罪犯103万人,同比增长3.49%,占比87.41%,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 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法院加强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的精准打击,严格执行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受理危险驾驶罪21.3万件,同比下降15.04%,实现治罪与治理一体推进。 另外,人民法院加大对赌博犯罪特别是跨境赌博犯罪打击力度,受理开设赌场罪2.7万件,同比增长10.65%。最高法发布7件典型案例统一裁判标准,依法惩治赌博犯罪。依法维护国家税收秩序,受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4294件,同比增长26.55%。 阅读全文
2024-10-17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10月17日 消息:随着“双11”网购促销季的到来,消费者在面对繁多的促销商品时,越来越倾向于参考“第三方测评”账号的意见来辅助购物决策。然而,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虽然第三方测评可以提供购物参考,但也存在误导消费者的风险,需要消费者理性看待。 “第三方测评”通常指未经国家认证的组织或个人,他们通过自身测试、体验或引用专业检测结果等方式,对商品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但中消协指出,一些第三方测评账号的口碑和信用不佳,对同一款商品的评价可能截然不同,发布的信息也可能非原创,科学性和可信度存疑。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在浏览测评信息时,对于评论意见多、推销倾向明显的内容,应进行查证并保持警惕。对于涉嫌误导欺骗的行为,消费者应保留证据并进行投诉举报。同时,消费者应关注测评方法的科学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对测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 此外,中消协也警告消费者,一些主播和博主可能以科普分享为名,实则进行营销带货。他们可能使用情绪化和引导性的标题、口号来吸引消费者,但这些内容可能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中消协敦促各第三方测评营销主体恪守公平诚信原则,提供真实有效的消费参考信息,并建议网购平台完善检验检测报告的适用和查验规则,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放心消费。 阅读全文
2024.10.16 来源: TechWeb.com.cn 【TechWeb】10月16日消息,今日,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微信公号发文《漏洞频发、故障率高 应系统排查英特尔产品网络安全风险》指出,建议对英特尔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切实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公众号信息介绍显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是由国内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产业、教育、科研、应用的机构、企业及个人共同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阅读全文
来源:第一财经 2024-10-11 10月10日至11日,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孟扬在山东青岛调研网络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调研期间,孟扬与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和来自不同行业的10家平台企业、平台内经营者座谈,深入了解《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实施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孟扬指出,网络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是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深入实施《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推进价监竞争守护行动,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营造创新环境、增强市场活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维护各类经营主体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阅读全文
来源:新浪财经  2024年10月12日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孙广见)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关于开展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试点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开展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试点,提高境外来华人员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强化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这项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有关“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症下药,打通服务堵点。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数据局通过向微信支付、支付宝、抖音支付等符合条件的移动支付平台开放信用监管数据,服务平台企业进一步简化商户收款码开通流程,实现个体工商户开通商户收款码的快速办理,便利境外来华人员移动支付,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这些数据也将为平台企业核查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提供参考,提升平台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推动平台企业落实合规主体责任。多措并举,突出试点成效。在综合考量个体工商户数量、地域特点、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济南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和陕西省西安市8座城市开展试点工作。《通知》要求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数据管理部门加强对试点地区的业务指导,为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各试点地区市场监管部门与数据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因地制宜制定本地试点工作方案。严加防护,确保数据安全。《通知》明确规定,数据开放将按照最小必要原则,采用“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方式开展数据核验,并严格限定仅用于个体工商户开通商户收款码,以及为平台企业核查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提供参考。加强系统、接口的安全防护,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严防数据安全问题和商业秘密泄露问题。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数据局将指导各试点地区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做好试点效果评估,适时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推广。 阅读全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4 10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表示,针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将出台和实施更有刚性约束的制度措施。加快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进程,预防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深入抓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大力推进市场秩序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侵犯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以良好的市场秩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来源:央视网 阅读全文
来源:界面新闻 2024-10-14 据中国网,10月14日,国新办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在会上表示,将全面加强罚款监督。依法规范罚款的设定与实施,坚决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的行为,大力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尽快建成覆盖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的裁量权基准体系,有效解决执法标准不统一、不协调的问题。 阅读全文
来源:新京报 2024-10-09 新京报讯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中旬以来,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覆盖直播、短视频、社交、电商等重点环节,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从严处置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毒视频”。专项行动以涉未成年人主题、未成年人出镜内容为重点,深入整治各类传播不良导向、诱导危险行为的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巡查发现,部分短视频将血腥暴力元素强加于经典动画,恶意发布“小马宝莉毁童年血腥版”、“发疯老奶奶偷袭佩奇”等内容。使用低俗粗俗语言篡改儿歌,传递不良价值观。摆拍未成年人吃橡皮泥、厕所抽烟、校园约架等剧情,将儿童包装成所谓“性感辣妹”进行无底线营销。一些直播间让未成年人暖场助力,采取现场打招呼、视频连线、声音旁白等形式,诱导直接或变相出镜。网信部门指导重点平台完善涉未成年人内容审核标准,将管理要求以治理公告、站内信等形式触达网络主播,从严处置2.1万余个相关违规账号,关停直播3.2万余场。 集中整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乱象。密切关注涉未成年人网暴风险,深入排查“校园墙”、“留言板”等环节“开盒挂人”问题。发现部分超话、贴吧等接受匿名投稿,发布针对未成年人的攻击谩骂言论,曝光未成年人姓名、学校、网络账号等隐私信息。有商家提供有偿代骂服务,部分用户传播“开盒挂人”短视频教程。一些用户组织恶意举报,通过批量举报的方式,实施侵扰、煽动对立。北京、河南、贵州等地网信部门深入核查问题线索,解散关闭1500余个提供挂人服务的话题、超话、贴吧,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平台予以从重处罚,相关违法线索已转公安机关。 严厉打击隔空猥亵等网上恶性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期间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借“举牌”拍摄、贩卖淫秽色情制品;通过“一对一”私聊方式,假借“同龄人”身份与未成年人用户频繁互动,诱骗拍摄私密照片,实施隔空猥亵。天津、广东等地网信部门及时核查网民举报线索,督促平台加大评论区引流信息管理力度,链条式打击隔空猥亵、性引诱等问题,累计关闭相关违规群组1000余个,配合公安机关查办案件70余起。 深入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违规售卖问题。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网信部门督促属地电商平台,深入摸排打击售卖涉未成年人违规商品问题。部分店铺提供动漫抱枕定制服务,在咨询环节发送色情图库链接。以售卖U盘、硬盘名义,变相传播封建迷信信息。教具类商品的评论环节存在谩骂信息,煽动亲子或师生对立。一些主播分享破解防沉迷系统方法,提供有偿“共号”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专项行动期间,重点网站平台累计下架相关违规商品4.2万余个,对1400余个店铺采取关闭、扣除违约金等处置措施。 排查下架一批涉未成年人违规应用。专项行动期间,应用商店落实上架审核、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管理责任,对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强化内容和功能安全审核。排查发现,“**乐园”等APP仿冒未成年人常用APP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乐趣**”等学习类APP,在通过上架审核后,恶意变脸为游戏APP;“开心花园**”、“**倾诉”等APP年龄标注均低于18周岁,但存在不良交友、隐私政策链接跳转至涉黄网站等问题。专项行动期间,重点应用商店累计排查下架900余个违规APP,对1000余个APP采取上架审核不通过措施,对部分涉严重问题的APP开发者,依约采取封禁账号、冻结账号下所有应用等措施。 网信部门将持续深化专项行动治理成效,督促网站平台切实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平台和账号,将依法从严采取处置处罚措施。同时,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阅读全文
赞助商广告链接
联系方式
  • 咨询服务热线:0571-87130088
  • 专业咨询顾问(林小姐)请与我联系!
  • 专业咨询顾问(林先生)请与我联系!
  •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盈丰街道保亿中心2-401C
网站备案信息快速查询
设为首页 | IDC网站导航 | 证书样本| 成功案例| 代理合作| 招聘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 |
公司地址:杭州市萧山区盈丰街道保亿中心2-401C 服务热线:0571-87130088  
本站法律顾问:浙江永大律师事务所 周旭光先生   后台登陆